16篇SCI论文、10佳歌手、6块腹肌…近日,25岁博士研究生王言博火了!他作为上海交通大学2019学生年度人物,曾连续4年成为校园十佳歌手,读博期间共发表SCI论文16篇。结婚后,他最多同时兼3份工。他说:“过好自己的生活,科研和工作才会事半功倍。”
![学霸寝室5人保研1人出国,能养出学霸的家庭,和金钱无关! 学霸寝室5人保研1人出国,能养出学霸的家庭,和金钱无关!]()
同样让人羡慕的是在川大有一个学霸宿舍,爱泡实验室剖析老鼠,爱泡图书馆研究哲学,四川大学华西男2舍110寝室的6个男生在2019保研季收获果实!斩获包括北大、浙大等名校的15个offer,5人保研1人出国。室长周瑜说,每个人都有兴趣爱好和特点,都不是书呆子。

人人都想成为学霸,父母都想把孩子培养成学霸。为什么别人家能够培养出这种让人羡慕的学霸呢?其实学习好的孩子并不是天生的,他跟生活的家庭氛围有着很大的关系。
俗话说父母学霸,子女不差?某种程度上说确实如此。这里可以引用《2007-2018年中国高考状元调查》数据来进行佐证:
一、父母职业从高考状元父母的职业上看,公务员、教师家庭居多。
四、学校类别从就读学校上看,从幼儿园到高中,未来的状元们越来越向各省市重点高中集中。从大数据中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,虽然每位“高考状元”都有个人的偶然性,但又有着大概率的共性——学霸都是由好城市、好学校和好家庭环境共同造就的。
九算数学一直以来倡导家校共育,通过举办“龙门节”、“公益徒步活动”的大型亲子活动,增加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,增进家长与老师彼此信任和深度合作,让每个孩子都能更好的学习和成长!

那么,从家庭而言,那种家庭培养出学霸的可能性更高一些呢?

第一,父母有着持之以恒学习的习惯,这样的家庭容易培养出学霸孩子。不要光在那埋怨孩子学习不好,大家要对着镜子照一照,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没有做到一个优秀的家长呢?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差,除了在先天方面智商有遗传以外,最重要的是后天的家庭教育方面。父母是否爱学习,也是孩子学习环境的一部分。与其每天在那里催促着孩子,让他去做作业去学习,不如起到带头作用。当孩子看到父母在家里都坐在那里好好学习时,他就会认为学习这件事情,不管大人小孩都是理所当然的。这种从学习型家庭中出来的孩子,自然成绩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。大家知道清华大学那是我们国家最高学府里面的翘楚,但凡能够考上这个学校的人,他们在各自的省份都是数一数二的奇才了。对于普通人来讲,上清华大学那都是他们的一个梦想,但是对于文化圈里的高晓松来说,上清华大学那是随便一考就能考上的。

在一个节目中,高晓松曾经这样调侃过自己的家庭,说在家里硕士生文凭都算是一个文盲了。可见他家的家庭成员一个个都是高学历,在普通人眼睛里的硕士生,是那么高高的在上,在他家里却是最底层的学历。大家知道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,不管是长相还是智商,大都是从父母那里遗传过来的。尤其在智商方面,父母学历高,自然孩子的智商也高,这种好基因也就显而易见的会遗传到孩子身上,所以高学历的家庭,孩子学习会更好。

第三,能够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家庭,孩子在学习方面更有主动性。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,但是除了学习之外,家长在其他的教育方面也要跟进。有些家庭父母认为,让孩子专心致志的学习,给他创造一个好的条件是最重要的,因此什么都不让孩子去做,在这样的情况下,孩子的成绩真的能提高吗?其实孩子们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,他需要有一个自主性,而这个自主性那是在家庭的培养下慢慢锻炼出来的。我们看到很多的高考状元,他们并不是一个书呆子,也不是每天只沉浸于学习中,而是在做家务方面,包括和与人交流方面也是非常的棒。

所以父母要早点儿对孩子放手,他们才有着独立性,成为学霸的可能性也就会更大。在你身边有没有发现这样的家庭,他们家的第一个孩子学习成绩就非常棒,考上了著名的985学校,而第二个孩子还是一样的让父母为之骄傲,两个孩子齐头并进,让周围的人也是一阵的羡慕。为什么他们家会出两个学霸呢?除了羡慕之外,大家会发现在他们的家庭中充满着友爱,充满着温馨,孩子从小生活在那里,开朗活泼非常的阳光。
![学霸寝室5人保研1人出国,能养出学霸的家庭,和金钱无关! 学霸寝室5人保研1人出国,能养出学霸的家庭,和金钱无关!]()
用高压手段强迫孩子,逼着他们朝着自己预定方向前进的“虎妈”曾经风靡一时。“虎妈”爆红后一度引发众多家长模仿,但如果仔细研究近些年学霸们的家教方式,却会发现“虎妈”未必是主流。
与之相对的“羊妈”教育,正逐步随着媒体报道而走进大众视野,和“虎妈”相比,“羊妈”温柔、耐心,主张引导而非领导,倡导宽松放养的家庭环境……作为“虎妈”的对立面,“羊妈”同样培养出了更多优秀的孩子。你是“虎妈”还是“羊妈”,大家都想拥有一个学霸孩子,但是你给孩子创造下生产学霸的家庭氛围了吗?